千古良药话熊胆当前位置:首页 / 千古良药话熊胆

熊胆粉鉴定方法的记载

古代鉴定熊胆粉的方法:古代多从其形态、色泽、气味、入水溶解现象等方面进行直观性状鉴别。如:唐代苏敬等编著的《新修本草》中记载:“其形如茄,外面着淡赭色如皮革,胆口附着铁质,内部附有金黄之细粒,若松香之粉末者列为上品。”

宋代苏颂等编著的《图经本草》记载:“熊胆阴干用,然亦多伪,欲试之,取粟颗许,滴水中,一道若线不散者为真。”

南宋王继光在《证类本草》的基础上校修增补而编著的《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》记载:“其胆……唯多作伪,虽有说取一粟许放水上,彻下如黄线在水中者为真,亦不能得其的,盖他胆亦可如是。但得之来理可据,用之即验。”

明代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按钱乙云:熊胆佳者通明。每以米粒点水中,运转如飞者良,余胆亦转,但缓尔。周密齐东野语云:熊胆善辟尘,试之以净水一器,尘幕其上,投胆米许,则凝尘豁然而开也。”

古代由于受到科技水平的限制,上述所记载的几种传统的熊胆粉质量鉴别方法,虽简便易行,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,但局限性很大。难与其他杂胆相区别,缺乏确切的定性、定量分析的科学依据。

现代鉴定熊胆粉的方法:建国后出版的历版药典,仅1963年版和1977年版正文收载了熊胆药材。1963年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记载:“取胆仁碎末投入水中,可逐渐溶解而盘旋,有黄线下降,直至杯底而不扩散。又取胆仁碎末,以火烧之,起泡而无腥气。”延续了熊胆粉传统的鉴定方法。

1973年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记载:“(1)去胆仁小粒,置水面上,逐渐溶解可见明显的黄线下降,而不扩散;(2)去胆仁少量,置铁片上,直火加热,只起泡而无腥气;(3)取胆仁细粉,置紫外光灯下观察,显黄白色荧光。”在1963年版药典传统鉴别方法的基础上,增加了紫外灯荧光检查,另增加了“检查”项目,采用胆仁醋酸溶液的紫外荧光显色方法来排除牛羊胆等杂胆。

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先进仪器设备的出现,除借鉴古代传统性状鉴定方法外,还常采用荧光鉴别、薄层色谱鉴别、高效液相色谱鉴别、气相色谱鉴别等定性、定量的检测方法来鉴别其真伪,以确保熊胆粉的质量。

联系我们 | 人力资源 | 黑熊养殖Q&A | 销售网络
版权所有 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闽ICP备2022010875号